上一页|1|
/1页

主题:向茅于轼扔“两只鞋”

发表于2008-12-26
转自: 毛建国的博客


经济学家茅于轼向来颇为敢说,继“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有可能变富”,“个税起征点调至8000都低”的言论后,24日,茅于轼把炮开向了18亿亩耕地红线。他称,确保18亿亩耕 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1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这一颠覆主流的观点,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是为“扔鞋子”。我们应该尊重茅先生的发言权,然而,学术自由是双向的,允许茅于轼先生“扔鞋子”,也应该允许公众向茅先生“扔鞋子”。想必茅先生有此雅量,故而这里先向茅先生扔“两只鞋”,以成全其雅量美名。
   第一只鞋,茅先生到底懂不懂“三农”?
   茅先生称,“耕地和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其理由是“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不要忘记,这一奇迹的创造源于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有效推进,是由于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持久努力。然而,今天这一奇迹很难复制。因为前期奇迹是建立在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起点低好提高;如今农业技术很发达,可反过来说,起点越高、突破越难。而且,当前各地方为了推动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以蔬菜、花木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其面积也是在18亿亩之内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那么粮食安全将无法保证。
   国内不够向国外买,这更是荒谬。正如国务院“三农”专家所说,“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生猪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中国一伸手,世界就大涨。茅先生不会忘了吧?
发表于2008-12-26
 
发表于2008-12-26
 
发表于2008-12-27
 这些人吃饱撑的,
发表于2008-12-31
 强烈鄙视他,鬼子的走狗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