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摩根士坦利:CPI或年底下降 股市或为通胀买单

发表于2008-06-26

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17.5%的历史最高位,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企业利润大受打击,股市大跌,CPI仍处高位,经济增长注定要放缓。继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越南等国家也陷入金融困境,中国经济在滞胀门口打转,何去何从?

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庆。


 
发表于2008-06-26

记者:从数字上讲,中国并没有出滞胀,但是人们总是担心会出现滞胀,你对此怎么看?

王庆:滞胀有很严格的定义,也即经济几乎没有增
长,通胀率长时间居高不下。就像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发生的经济滞胀。美国当年的滞胀是由于欧佩克组织的禁运,美国的石油供给忽然减少,石油价格涨了一倍多
导致的。当然目前世界的石油价格近一年来也涨了一倍多,但目前的石油价格飞涨是需求强劲导致的,是一个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有着本质的区别。


实中国经济有放缓迹象,但增长速度仍然相当高,远未到停滞,而且通胀率出现下行趋势。因此说中国经济出现滞胀是不科学的。但目前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经
济放缓,而通胀率仍处于高位,这给人感觉像是滞胀,这是由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调整不是完全同步造成的。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当前的现象应该是中
国经济从高增长高通胀向较低增长和低通胀过渡中的一个暂时现象。

记者:中国的经济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让人放心?

王庆:中国的通胀迟早都会降下来。大概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当中国的通胀率降至5%的时候,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滞胀的争论也就不会再被提起了。


 
发表于2008-06-26

记者:越南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影响有多深?越南的今天会否是中国的明天?

王庆:目前越南经济先是表面上快速增长,但通胀达到
25%,信贷及投资快速膨胀,而且越南的外汇储备太少,资本外逃出现,其国内经济根本承受不起这种“釜底抽薪”。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与越南目前正在爆发的
金融危机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通胀并没有失控,货币供给增长也没有失控,中国经济也没有过热,外汇还在增长,人民币仍在升值,没有人担心中国经济的发展前
景。

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只限于在越南投资的一些企业的微观影响。

记者:但越南盾在贬值前也经历了升值,也有人说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就要结束了。您认为呢?

王庆:越南盾的贬值是在信贷失控,通货膨胀失控,投资者甚至老百姓对经济失去信心、对货币失去信心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中国根本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发表于2008-06-26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股市今年以来近五成的跌幅?

王庆:市场往往是有前瞻性的。中国的价格管制让企业利润减少,这实际上是让股市的投资者为通胀买单。政策面上当前不确定性太高,使市场失去了方向,市场的表现不能正常地反映经济基本面,两者脱节。如果没有价格管制,中国股市会好很多。

中国股市只有在外部经济前景稳定及国内政策明朗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完全走出阴影。

记者:您对放开石油价格有什么看法?

王庆:中国如果突然把国内的石油价格完全放开,会给经济造成一个供给冲击,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全面上升,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而通胀率会瞬间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则很可能出现滞胀。因此,中国的石油价格放开适宜一个缓慢放开的过程。


 
发表于2008-06-26

记者:您认为在中国的热钱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

王庆:当前关于热钱的讨论有相当大的炒作成分。关于热钱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即是来自外部的、短期的、追逐利差及汇差所带来的利润的那笔钱。从这个意义上讲,以获得正常投资回报为目的、稳定的中长期(一年以上)资金流入,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不能称为“热钱”。


估计,进入中国的热钱的数量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和市场的规模是很少的。我们不能把流动性过剩与热钱混为一谈,不能把热钱的流出与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外逃混为一
谈。热钱进来的不多,逃出去的自然也就不多。但资本外逃发生时,不仅仅是外资还有内资全部都要出逃,因为那时,大家都想把本币变成外币。现在越南发生的事
情就是这样的。

进入中国的热钱如果外流未必是坏事。因为外流热钱可以帮助中国减少外汇储备的压力,减少流动性过剩,可以说是帮助中国经济减压。

中国有两个世界最大的“蓄水池”:中国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世界最多。前者构成了本币流动性的蓄水池;后者是外币流动性的蓄水池。


果发生“热钱”流出,即使有一定规模,其对银行系统和人民币汇率的不利影响完全可以被控制到最小。可能的影响只是表现在:央行通过法定准备金率下调,释放
冻结起来的流动性,满足撤出资本变现的需要;同时,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储备水平,向市场提供外汇供给,满足资金撤出而产生的外汇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利
率还是汇率,都并不必然受到很大压力,从而是可以控制的。


 
发表于2008-06-26
 
发表于2008-06-26
 
发表于2008-07-01
 
发表于2008-07-03
 
发表于2008-07-09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