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APP

扫码或在应用市场

搜索“房天下”下载

上一页 |1
/1页

主题:文化•居住•我们改变了什么

举报 X

公园大盗

等级:
财富:
发表于2005-11-01 23:27:22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文化•居住•我们改变了什么~
    说起文化,多数中老年人可能会联想起建国后一段时期,大家高喊的“读书识字学文化”;而一些年轻人则可能会联想到“没文化、真可怕”之类相互间取笑的玩笑。而实际上,如果你正儿八经的问一个人:什么是文化,也许很少有人能很快的给你比较合适的回答。
    其实,无论我们给“文化”一词作什么样的界定,我们都可以认定这样一个命题:只要是人类行为,就必然具有其文化性。因此,我们就可以从那些冷冰冰的、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形态背后,发现蕴藏其中的人类梦想、激情、虚荣乃至阴暗。
    正是有了这个前提,再结合我们大家每日关注的房子,我们得以进入一种叫做“居住文化”的表述当中。通过这一表述,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被带入到物质的住宅之中的某些集体性观念和行为。

尊严的栖居
    曾经有段时间,欧美人宁愿用housing来指住宅,而不是普遍运用的house。其用意就是要作出一种区分。House偏重于建筑与物质的本义,而housing则强调一种居住的行为与过程,即人的特性。
    而由宅及人的思想,中国也早已有之。《黄帝宅经》中说道:“宅者,人之本。宅因人而立,人因宅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由此看来,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认可在人宅关系前提下导入对居住文化的把握。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同样是住宅,各自的背后却延续着不同的传统。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相应的,在居住文化中,我们除了一般性的发现人性之外,同样也发现民族性。正是这种民族性,使得住宅与住宅可以相区别。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以上的前提推论,其目的在于发现一种在全球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居住文化或居住观念仍难以被磨灭的民族印记。即使同样是摩天大楼、高层公寓、私家别墅,但就在它们的背后或者内部,一种以民族为单位的集体心理与观念仍然在顽固的寻找着他们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历来“住”就是一辈子的大事,是“壮夫所求”。也正因为国人习惯于把住宅作为一种“宏伟叙事”来构建,所以从他们对于住宅的一生的奋斗当中,似乎很难找到一种轻松的闲适。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了拥有方寸之屋而劳碌一生,古时的贫农佃户如此,如今的平民百姓亦然。
    而一朝立起“广厦一间”,广告业界所谓的“诗意的栖居”到不妨直言为“尊严的栖居”,生命的尊严来自于实力,生活的尊严来自于一屋,宅居成为了很多人生命中难以承受而又必须承受的重担。
墨子曾云: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居”的问题已经被提升到人生大问题的高度,成为快乐与幸福的必要原则了。
    当然,正因为“居”的问题被附加了如此沉重的意味,所谓“乐”常常就变成了“苦”,所谓苦中作乐是也。如果再想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不知道乐从何来。当然,这个有点复杂,已经成为另一个话题了,不说也罢。

自己的宅屋
    对于房子那种近乎拜教似的迷恋,早已贯穿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追求当中,而“自己的宅屋”也就成了寻常百姓梦寐以求的一种信仰。虽然我们追求的并不一定就是富贵豪宅,但金窝银窝,起码得有个自己的狗窝。狗窝有拥有狗窝的尊严,狗窝就有比没窝要大的多的尊严。
    在我们曾经读到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反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民兄弟的一些作品,刻画了不少形象,在其造屋梦想中耗费了一生的心血。如果要问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房子!是啊,有了房子,才能娶老婆,才能有儿子,才能有一家热炕头的好日子!
    当然,对于房子的追求,不仅仅是我们的农民兄弟。想想那些曾几何时展露在房产科长家门口的一张张笑脸,以及堆在屋子里的灿烂的礼物,就可以知道,曾经我们的工人兄弟对房子的追求一点也不轻松。对于那些曾生活在“单位”中的人们来说,房子成为他们最需要分享的公共财产,而权利的顶峰就是可以操纵分房计划的那只大手。
    如今房改了,但国人对房子的执着似乎更加痴迷,回想那些日夜风餐露宿、排起长队,只是为了得到一个被开发商痛宰的名额时,你就可以明白,制度改了,但几千年来国人对于“自己的宅屋”那种痴迷丝毫没改!

我们改变了什么
    大多数西方人只要打好背包,驾着车就可以到另一个城市去生活了。而在中国,房子像一座大山将一个人的脊梁乃至整个生活几乎压成了一条固定的曲线。同样是房子,竟有如此不同的重量,一个轻若背包,一个重于泰山。
    当然,我们尽可以从中找出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联系到其中民族或历史的因素,就可以发现背后潜藏的深长的文化缘由。
   “安土重迁”这个词最生动、也最深刻的说明了我们这个生活在温带季风气候下河流两岸的民族,如此顽固的将农耕文明含化成了传统。这种农耕文明把人与土地的关系演绎在它的文化图式当中,而宅居则是人与土地关系的象征物。
    土地对于人类的呵护,不仅体现在肥沃的田野与收获中,还体现在那些大小不一的宅屋上。他们阻挡了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寒流,或是来自于南太平洋的风暴。正因为构本为巢而带来的安全、温暖与尊严,宅居才逐渐被抽象为一种价值,或内在为一种象征。
    当然,我们尽可以说我们正在逐步告别农耕文明,随之而来那些被附加在宅居上的价值也在慢慢陨落。那些流浪在都市里、出入于出租屋中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扩大成了群落。而他们以其对土地与老宅的告别,好像说明了一个“安土重迁”的时代正在消失……
    但是任何观念的革命都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特别是当居住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传统的一部分时,它的变动更是缓慢的。而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文化总是滞后的”这一论断后就会发现,住宅对于国人的心理重量似乎并没有减轻多少。就连那些流浪在都市间的外地青年,都时不时的泛起“思乡症”,以及深藏内心的“买房置业、安居乐业”的梦想。这已经说明居住文化已然代表了一种价值,它作为安定幸福的象征,对于国人来说一点也没有改变。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在中国成家立业租房而不买房似乎仍然还是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的事。
    尽管我们仿佛已经渐渐“全球化”乃至“西方化”了,但吃麦当劳、看好莱坞大片,并不就能改变一切。其实,文化就像深扎于地下的树根,尽管树上花开花落,但在变幻的表象背后,我们改变的东西往往并不多。譬如说,说到房子我们照例会睁大了眼睛。

    谢谢!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上一页 |1
/1页

主题:文化•居住•我们改变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在本论坛发帖哦,请 登录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