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谈——当代中国居住文化的误区与选择

发表于2008-01-25
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作家、美学家余秋雨应邀在武汉做了一场“住宅与文化”的专题演讲。余先生的演讲可以说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的高度对我国的居住文化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精辟的剖析和解读;受到了现场600多位企业老总、主管部门负责人、新闻媒体、文化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认同。
发表于2008-01-25
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人们经意或不经意之间,总能看到诸如:舞龙、舞狮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热闹场景,在影视艺术的影响和教育下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些就是我们的“东方神韵”“中国文化精髓”。这些能不能代表我们古老的中国文化?回答当然是能,但这决不是全部。中国文化从根基上讲是盛唐时期的朴素文化——朴素中见绚丽、精华、大气,而这些大红、大紫的绚丽审美观是近代的产物。住宅建筑是代表和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审美水平,我们不能过余地去追求民族符号以及衰落时期的文化标识,而把它过去的审美观当成今天的审美标准。“千万不要太美国!”—— 这是“有文化的罗马对有文化的中国的友善提醒”,一个欧洲老人这样告诫我们的城市建造者。
发表于2008-01-25
这实质上是建筑在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该如何去认识和区分文化糟箔与精髓的问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相关影视作品,中国近代的城市生活好象均是一片繁华盛景,其中尤以当时的上海为盛。很多的镜头和描写都会“瞄准”上海外滩,为什么?有人认为那能代表当时中国的繁华,能展现中国的建筑水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和误导人们的审美趋向。其实中国城市近代一直处于战火混乱中,也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合适的建筑师来建设城市,这一时期的相关建筑资源相对匮乏,现代建筑汲取过多必定会陷入误区。
发表于2008-01-25
城市的布局整齐划一,呈几何形状的规划设计……,这些表面上很美观的东西早已被欧美国家所摈弃,而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却在普遍运用。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是非人性化的、非自然化城市布局,是居住文明的倒退
发表于2008-01-25
在城市住宅建筑的建设和提升居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在对自然资源的进行充分挖掘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表于2008-01-25
发表于2008-01-25
发表于2008-01-25
发表于2008-01-25
发表于2008-01-28
上一页|1|
/1页